400-999-6066 联系24小时技术支持
13521310298 或 13693103363 联系销售人员

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国内到新加坡企业网络国际专线组网方案(SD-WAN)

2025-06-26

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国内到新加坡企业网络国际专线组网方案(SD-WAN)

 一、网络需求分析​

随着国内企业业务的全球化拓展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地的企业与新加坡等海外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频繁。在数据传输、视频会议、企业资源规划(ERP)系统访问等方面,对网络的稳定性、低延迟和高带宽提出了极高要求。例如,金融企业进行跨国金融交易时,需要毫秒级的低延迟网络以确保交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;大型制造业企业通过 ERP 系统管理全球供应链,稳定且高速的网络连接是保障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关键。同时,考虑到跨国数据传输的复杂性和安全性,需要组网方案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,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。

二、运营商 SD-WAN 方案优势​

智能路由与流量优化:SD-WAN 能够实时监测网络状态,根据链路的延迟、带宽、丢包率等指标,智能选择最优传输路径。以视频会议为例,可将延迟从传统网络的 120ms 降低至 35ms,保障高清、流畅的会议体验,避免因网络卡顿导致的沟通不畅。​

成本效益:相比传统的 MPLS 专线,SD-WAN 利用互联网或混合网络,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组网成本,同时能保持较高的网络质量。企业年均组网成本可降低约 35%,对于多分支机构的企业而言,长期来看能节省大量的网络开支。​

快速部署与灵活扩展:无需漫长的专线铺设周期,SD-WAN 设备可快速上线。当企业在新加坡或国内新增分支机构时,能迅速扩展网络,满足企业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,实现分钟级的节点扩展。​

增强的安全性:内置零信任策略和 IPSec 加密技术,为跨国数据传输提供多层安全防护,有效抵御各类网络威胁,保障企业敏感数据在跨境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。

三、组网架构设计​

网络拓扑:采用星型拓扑结构,以国内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的企业总部作为中心节点,新加坡的分支机构作为分支节点。每个节点部署 SD-WAN 设备,通过多种链路(如互联网、MPLS 专线、4G/5G)连接到运营商的 POP(Point of Presence)点。POP 点作为运营商的边缘接入节点,通过骨干网实现国内与新加坡节点之间的互联。例如,北京总部的 SD-WAN 设备通过本地专线接入北京的 POP 点,新加坡分支的 SD-WAN 设备接入新加坡当地的 POP 点,然后通过运营商骨干网完成两者之间的通信。​

链路选择:​

关键业务链路:对于对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关键业务,如金融交易、核心数据传输等,采用 MPLS 专线连接。MPLS 专线提供独享带宽,确保低延迟和高吞吐量,满足关键业务对网络质量的严苛要求。​

普通业务链路:日常办公流量、非关键数据传输等可通过互联网链路承载。互联网链路成本较低,且在网络状况良好时能提供足够的带宽。同时,配置 4G/5G 链路作为备份链路,当互联网或 MPLS 专线出现故障时,自动切换至 4G/5G 链路,保障业务的连续性。​

SD-WAN 控制器:部署集中式的 SD-WAN 控制器,用于统一管理和配置网络策略。通过控制器,企业 IT 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各节点的网络状态,如链路利用率、延迟、丢包率等,并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流量策略。例如,在视频会议期间,将更多带宽分配给视频会议应用,确保会议的流畅进行。

四、设备部署与配置​

SD-WAN 设备选型:选择支持多链路聚合、智能选路、安全加密以及零接触部署(ZTP)和集中管理的硬件 CPE 设备,如华为 AR 系列、思科 ISR、FortiGate 等。这些设备具备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,能够满足复杂的跨国组网需求。​

设备部署:​

在国内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的企业总部和新加坡的分支机构分别安装 SD-WAN 设备,并确保设备接入本地网络。设备通过网线连接到企业内部的交换机或路由器,完成物理层面的接入。​

通过设备背面的唯一识别码,在 SD-WAN 管理系统中完成设备注册与激活操作,将设备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。​

配置流程:​

链路配置:在 SD-WAN 控制器中,配置各节点的链路信息,包括 MPLS 专线、互联网、4G/5G 链路的相关参数,如 IP 地址、带宽等。明确每条链路的角色,如将 MPLS 专线设置为关键业务主用链路,互联网为普通业务主用链路,4G/5G 为备份链路。​

策略路由配置:根据应用类型、用户群体或网络状态定义策略路由。例如,将延迟敏感的视频会议应用优先分配到 MPLS 专线或延迟最低的链路;将文件下载等普通流量分流到负载较轻的互联网链路。同时,结合 QoS(Quality of Service)规则,为不同业务设置优先级,保障关键业务的网络质量。​

安全配置:启用设备的 VPN 加密功能,确保分支间通信的安全。设置防火墙规则,限制非法访问,防范网络攻击。通过统一管理平台,实时监控网络安全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。

五、网络测试与优化​

测试指标:​

延迟测试:使用专业的延迟检测工具,测试北京、天津、上海与新加坡之间节点间的通信延迟,确保关键业务的延迟满足业务需求,如金融交易的延迟应控制在极小范围内。​

带宽测试:通过文件传输测试等方式,验证实际可用带宽是否达到预期。例如,在进行大数据量传输时,观察传输速度是否稳定且符合设定的带宽标准。​

稳定性测试:建议进行连续 72 小时的稳定性监测,记录网络抖动数据。在监测期间,观察网络是否出现中断、丢包等异常情况,确保网络能够持续稳定运行。​

优化措施:​

路径优化:根据测试结果,在 SD-WAN 控制器中调整流量策略,优化数据传输路径。例如,如果发现某条链路的延迟较高,可将部分流量切换到其他更优链路。​

带宽调整:根据业务使用情况,动态调整各链路的带宽分配。在业务高峰期,适当增加关键业务链路的带宽;在业务低谷期,合理分配带宽资源,提高整体带宽利用率。​

设备优化:及时更新 SD-WAN 设备的固件和软件版本,修复潜在的漏洞和性能问题,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。

六、运维管理与支持​

可视化运维平台:利用运营商提供的可视化运维平台,企业 IT 人员可以实时监控网络拓扑、链路状态、应用性能等信息。通过直观的界面展示,快速发现网络故障点和潜在问题,如链路中断、设备故障、应用响应缓慢等。​

故障处理机制: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流程,当出现网络故障时,运维人员能够迅速响应。通过运维平台的告警信息,第一时间定位故障点,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。例如,如果是链路故障,可根据预先设置的策略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,并及时通知运营商进行链路修复。​

技术支持服务:选择具备 7×24 小时技术支持服务的运营商,确保在网络出现紧急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支持。运营商的技术团队应具备丰富的跨国网络运维经验,能够快速解决各类复杂的网络问题,保障企业网络的正常运行。

【北京到新加坡,上海到新加坡,天津到新加坡 企业办公网络组网咨询 13811765495】